首页传统文化 > 正文

孟玄易老师:传承武易精神,促进武术发展

中华武术的众多概念都来源于《周易》。比如,阴阳、动静、刚柔、虚实、开合、内外、进退、攻守等等中华武术和武术功法的基本概念,极其广泛地运用于各个拳种、门派的武术理论之中,而这些概念的源头,都归根于《周易》。历代的中华武术功法大师对《周易》和《周易参同契》进行了充分的继承和吸取,并对阴阳、动静、刚柔、虚实等一系列武术功法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和补充,推动了武术功法进步和发展。

她是修行于周易与武术领域的武易高师,在漫漫的修行路上,一点点铸就了她强健的体魄,健全的性格,正确的道德观,坚贞的心志,经“日积月累,寒暑不间”的训练,逐渐让她体悟“顺先天自然之能力,使全体得到充分之发展,谋一生永久之健康,然后运用技能,适环境”的境界,她就是对周易文化与武术文化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孟玄易老师。

孟玄易老师是国家一级武术裁判,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中华著名武术教练,擅长:太极球、太极推手、鞭杆、太极拳等。

孟玄易老师幼年时就对中华武术文化非常热爱,因为热爱所以专注,因为专注终有所成,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练习中华武术并将所学武术之精华倾囊传授给热爱武术的学生,为中华武术的健康发展、传承弘扬无私奉献。

她认为《周易》促进了武术“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形成。“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命题,其起源于《周易》,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对武术的发展影响极大。《周易》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周易》“天人合一”包含四层意思: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万物和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是这个系统中最具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因素;自然界有着普遍的规律,人也必须服从这些规律;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人生的理想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比如《易传•乾卦•文言》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这段话非常明确地说明了人要服从自然规律的道理。该思维方式逐渐影响以至最终成为中华武术的理论基础。因此数千年以来,习武者在武术习练和武术实战应用中,总是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通,尽量使武术技能服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使人的行为顺乎自然,求得“物我”、“内外”的平衡,以取得最佳的技术效果和心性的升华。所以,练功习武时人们会使身体运动和四季、气候、地理位置、朝向等外在的自然条件、环境相协调,使人的整个身心融于大自然之中,特别是内功的修炼要吸纳天地之气、融自身于宇宙之中、收天地之精华于体内,以突显天人合一的意境。“天人合一”思想讲究“师法自然”,使武术行为在大自然中得到启发,或借鉴模仿自然界中的事物、规律和特点来促进武术的发展。象形拳术的发展就是例证。“天人合一”追求整体配合以调动人体最大的组合能量(整劲),这种整体配合包括形体配合和形体与意识(精、气、神)的配合,这种组合能量是一种特殊强度的能量,是常人所不能及的能量,只有通过严格训练才能获得。

《周易》促进了以“气”为本的武术本体论的形成。“气”的概念,是《周易》“天人合一”思想和"阴阳平衡观念相结合发展的产物。如《系辞》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这就是以“气”为本的武术功法本体论的理论之源。庄子发展了《周易》这个观点,并结合了“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观点,提出:“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战国时期的《行气玉佩铭》发展了《周易》的“气”概念,形成了武术功法的修炼方法:“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道家经典《道藏》也认为:“人是盗天气万物精华而成。”张伯端在《悟真篇》中将《周易》阴阳理论发展表述为“道自虚无生一气,便由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的武术功法修炼模型,特别注重“真气”(书中又名真铅、真阳、阳精、先天一气、先天真一之气、太乙含真气)的修炼。《悟真篇》中描述武术功法修炼“真气”的《绝句六十四首》就是按照《周易》六十四卦之象形所作。《悟真篇》“先天一气”的丹道思想,后来进一步得到了翁葆光、龙眉子、赵友钦、陈致虚、刘一明等历代武术功法大家的继承和发扬,又对白玉蟾、张三丰的武术丹道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太平经•四行本末诀》也说:“今是委气神人,乃与元气合形并力,与四时五行共生。凡事人神者,皆受之于天气,天气者受之于元气。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神,有神则有气,神亡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可见,中华武术功法认为人体生态与自然生态是互通共融的,这个中介环节就是“气”,练武就是练气,其具体实践形式表现为采气、导气和练气,通过肺的呼吸、毛孔的开合与自然相交融,把自然之气运化入人体系统,再通过导气把自然精气导入经络,最终归于丹田,逐渐达到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至高境界,最终形成了传统武术内外兼修的独特体系。正如一代宗师张三丰云:“太极混元胸前抱,吸气归丹呼皮毛。练就一身混元气,天地相应最为妙。”中华武术功法认为“拳”的高级境界就是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掌握万物运化的规律,从而达到“阶及神明”的境地。

《周易》促进了以不断发展变化为核心的武术运动观形成。《周易》所强调的易,指的就是发展变化,也就是“道”,宇宙恒常的真理,即恒常的“道”就是发展变化,就是“易”。正如《系辞传》云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所强调的就是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探究并体会生命之美、日新又新。唐朝的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云:“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宋朝的程颐在《易传序》中说:“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正说明《周易》论说的就是这个变易。《系辞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变化是宇宙中的一个根本的事实,有象有形,有变异可见。又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部《周易》,实质就是力图研究世界变化发展规律的学说。这也就成了中华武术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从武术种类的创造方面来说,这个思想促进了各流派的不断形成和发展。从武术技击运用方面来说,这个思想强调了各流派武功的各招式只有不断地变化去适应变化多端的技击形势才能达到灵活运用之妙。

“道法自然”的武术气功修炼指导思想形成。《周易》的思想认为:人处于宇宙天地间,就必然受宇宙天地变化规律的制约,不能随心所欲,要服从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易传系辞》曰:“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系辞上》又曰:“法象莫大乎天地。”这就是说,宇宙间可以效法的最大形象就是天地。人应顺应自然,以自然为师。中华武术“道法自然”在具体实践中表现为外形和招式“效法自然,以自然为师”。武术套路中仿生的招式比比皆是,例如模仿动物动作的“白鹤亮翅”、“黑熊翻背白猿献果”、“老虎靠山”、“金鸡独立”、“豹子出洞”、“鹞子钻天”等;也有模仿自然运化的,例如“风扫梅花”、“翻雷滚天”、“海底翻花”、“采风复雨”、“拨云迎日”、“风卷霹雳”等等。这些招法在演练时既有仿生之形,又有自然之韵,如同一幅幅动态的写意画,且在优美之余也丝毫不乏巧妙的攻防技击内涵,充分透发出中国传统武术家观察自然、仿效自然的精神。在少林和太极拳中,有许多套路就是在观察了动物之间的争斗并吸取其形、神、意的精华后创立而成的,充分体现了古人以自然为师,通过自然万物之启迪而进行不断创造和实践的智慧。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传统武术通过观察自然和生命的节律,按照大自然的节奏、万物生命的节律来安排武术习练。《周易》确定了这个“道法自然”修炼指导思想。


确定了“阴阳平衡”的武术气功修炼目标。《系辞》曰:“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又云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这里指的就是明阴阳对立而迭运变化,对立统一的双方是相互联结、相互转换、相互推移的。所谓“道”正是阴阳相互转换的一般规律,包括武术修炼在内的任何事物都要遵循这种规律。正因为阴阳变化充满于人们生活中,所以说“百姓日用而不知”,只有君子才能“以自强不息”。中华武术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修炼达到人体的阴阳平衡,并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人与社会的阴阳平衡。东汉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是武术气功理论史上光辉之篇。该书其实就是运用《周易》爻象论述作丹之意,研究养性延年,强己益身,进而达到“阴阳平衡”的修炼目标。比如该书的《大易总叙章第一》云:“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龠。覆冒阴阳之道,尤工御者,准绳墨,执衔辔,正规距,随轨辙,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纪。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兼并为六十,刚柔有表里。朔旦屯直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即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日月为期度,动静有早晚。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得其理。”为了达到“阴阳平衡”,北宋武术气功大家张伯端运用《周易》理论,在《悟真篇》发展了并系统地提出了以“性命双修”内丹功的修炼方法,提出以人体为鼎炉,以精气为药物,以神为火候,通过内炼,使精气凝聚不散,结成金丹。同时,他继承陈抟内丹修炼的系统方法,将炼养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即: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如此,才能实现“阴阳平衡”的修炼目标。比如,通背拳的功法理论,就是在《周易》象数阴阳平衡理论指导下创建的。通背既是拳名又是锻炼的法则,意指练习中力通于背。也就是说通背拳是通过六种站桩方法打通人体前胸后背的任脉和督脉,达到人体阴阳平衡后进行合力出拳发劲的。

促生了“内外兼修”的系统修炼方法。《周易》实际上是一种人工编码系统,它由阴阳通码卦符组成了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三个不同水平的系统层次,同时配以卦辞和爻辞进行文字说明,有着严密、完美的内码数理结构,是目前上古文明中层次最强、结构最严密的符号系统。易经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为后世系统论应用树立了典范。中华武术在此思想指导下,很重视把武术气功当作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去修炼。后来通过历代的中华武术气功大师如葛洪、陶弘景、司马承祯、张伯端、张三丰等继承和发展,又渐渐形成了以“内外兼修”为主的系统修炼方法。中华大部分流派的武术,尤其是内家拳术,都强调内外兼修,讲究"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做到“内三合”和“外三合”系统性修炼的高度统一。“外三合”指的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是肢体外表的要求,其运用要以腰为主宰,上与两肩两膊相系,下与两腿两胯相随,上中下三节相适应。其锻炼目的是全身协调配合发出整力,一动无有不动,所修炼的是明劲即外劲。“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锻炼的是意念和内气的整合,一触即发,“势势揆心须用意”、“意气君来骨肉臣”,其所修炼的是暗劲即内劲。人体的一切运动和一切形式的发劲,都是筋骨运转和肌肉收缩的结果,是在神经系统(意念)的支配下由多个或多组筋骨运转和肌肉收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在这个“内外兼修”思想指导下,当前中华武术几乎所有的传统性派别都有一整套系统修炼方法。比如修炼金刚二指禅,练习者既要练丹田功、压劲功、站桩功、剑指功等内功,又要练卧虎功、指劲功、指禅功等外功,只有做到“内外兼修”,才可能练成二指倒立的绝技。

促生了“量变引起质变”的武术气功层次提升观。《周易》通过“阴”、“阳”二爻的不同“量变”组合,表现出寒暑、日月、男女、昼夜、奇偶等众多“质变”的新概念,进而演绎成为世界的万物。这其实就是世界万物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法的理论起源之一。中华武术气功在此思想的影响下,历代都高度强调修炼时“量变”,即注重基础功夫的积累,讲究要按层次去修练,功夫要一层一层练,一步一步上层次,不能急于求成,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质变”,才会真正健身受益。比如道家武术气功要经过“炼精化气”、“百日筑基”、“小周天”、“大周天”“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道”等阶段,每个层级的“量变”用时可谓久也。历代武术家也都强调:“拳打万遍,拳理自现。”“一日不练功,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功,同行知道。”太极宗师孙禄堂说:“练拳的唯一秘诀就是一个练字。”比如,修炼八卦掌就是一项艰苦、持久的事情。在学习八卦桩时就要开始贯彻质变是量变、由易到难的原则,先练习向下的掌式,如下沉桩、下立桩、双抱掌等,再练习向上的掌式,如平托掌、双撞掌等。在练习老八掌时,要重点练好母掌单换掌。在练习掌式中,坚持用丹田带动腰胯进而带动全身换式,先练定步换式,再练动步换式。八卦掌的内功修炼也需经过道家之“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及“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乳哺、九年面壁”这些阶段,用时持久。修炼八卦掌的基本规律就是严格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八卦掌入门粧功、八母掌转掌走圈、内功筑基等等是量变,当量变达到一定限度时,才能发生质变。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总之,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要高度重视基础功夫的积累,这是《周易》告诉我们的道理。

武术先贤受《周易》“道法自然”指导和影响产生不同的武术流派。《系辞上》曰:“古者包牺氏(伏羲氏)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因此,受远近诸事物变化的启迪而揣度天地万物变化的奥秘,并把其效法成形象,以透析其本质和规律,达到把握万事万物基本运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是作卦画的初衷。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古代中华武术先贤“以道法自然”为基本原则创建了各种武术流派。其中以学习动物之动作为多,从而创建了龙拳、蛇拳、虎拳、豹拳、鹤拳、狮拳、象拳、马拳、猴拳、黑虎拳、螳螂拳等以动物命名的拳术,也产生了以日常杂物命名的拳术,比如巾拳、扇拳、伞拳、花拳、船拳、钟拳、板凳拳、褂子拳、云帚拳、脱梏拳、百花拳、梅花拳、莲花拳、螺旋拳、山门拳、白玉拳、汤瓶拳、沾衣拳、衣衫母拳、铁扇拳、三十六合锁等。中华武术把人看成自然之子,既然是大自然的儿子,就应当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受自然之滋润。在中华武术的众多流派中,无论是主流还是非主流,无不发源于美丽的俊山秀水中或迷人的香土湍河间,最具武术影响力的少林拳发源于密林广布、幽僻葱翠的河南嵩山,习练人最多的陈式太极拳发端于南临黄河北依太行的河南温县陈家沟,武当太极拳源自纵横绵延、云气萦绕的湖北武当山,峨眉武术则是形成于嵯蛾高耸、气候万千、风景秀丽的四川蛾眉山,另外像受中原武术文化影响的形意拳、八极拳等等流派的也大多创发于自然风景独特的地方。

内家拳术从《周易》吸取丰富的营养。中国几乎所有的武术气功都受到了《周易》的影响,都曾试图用《周易》作为指导思想,并以此来设计动作规范和拳架套路。少林的上层武功易筋经之名就直接来源于《周易》。八卦掌、太极拳、武当拳、八段锦、形意拳、二仪拳等内家拳术也都受到了《周易》理论的极其深刻的影响。例如八卦掌。作为三大内家拳之一,八卦掌受《周易》影响可谓深矣。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其以《周易》的八卦为指导,以阴阳为纲纪,并用五行来定位,以确定行走的方向。各种掌法都以转圈进步为基本练法,在行拳时,要求以摆扣步走圆形,将八个方位全都走到,暗合着《周易》八卦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的数变和方位,因而有六十四掌的变化、四正四隅的转换。又如太极拳。《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人文始祖伏義看到河洛交汇现象,触发灵感,总结创造出了河图洛书,从而产生了太极文化。太极二字出于《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简单地说,两仪、四象、八卦,全由太极而生。太极的一动一静产生了天地万物,描绘了一个以太极为中心观念的宇宙发生图式。《太极拳论》一开始就是:“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太极拳之名,就是以拳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合一。所谓"拳为小道,而太极大道存焉"。即拳为道,道在拳中。练拳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求和谐统一的过程。太极是一切原动力,是宇宙,是人的完整的整体。人的腹部是太极之枢纽,两腰为两仪,两手两足四肢为四象,四肢各有两关节为八卦。腹在全身最中处,此处一动,全身没有不动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太极拳的八法劲法,八法对应文王八卦而寓变化,故合八卦之象。正如太极拳歌曰:“采求乾三连,挒行坤六段,捋要离中虚,掤添坎中满,挤是震仰孟,肘是艮覆碗,按劲兑上缺,靠劲巽下断,若按此歌诀行功用意,必能得心应手,纵心之所欲,八法者阴阳之开合也,虽有万法然不出八法之封域也。”再如形意拳。形意拳以“三体式”桩法为最主要基本功,其桩法要领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此为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此为外三合。故此拳最初名曰“心意六合拳”。形意拳基础拳势为劈、崩、钻、炮、横五种,称为五行拳,其中劈拳属金、钻拳属水、崩拳属木、炮拳属火、横拳属土,五种拳相生相克。后来,武者又在此基础上再配以“十二形”,成为当今行意拳全貌。“十二形”是模仿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骀、鹰、熊十二种动物的特长而演变成的十二路拳法,除此之外,还有“五形连环拳”和“杂势锤”。总之,此拳注重形与意的锻炼,强调“以形取意,以意象形,形随意转,意自形生,力由意发,势随意从”的原理,这是《周易》“道法自然”思想指导和影响结果。其他内家拳亦如此。

《周易》启蒙了养生武术气功的创立和发展。《周易》中的“颐”卦,阐述了生存之道和武术气功养生之道,“需”卦、“兑”卦、“涣”卦等也都贯穿了许多养生之道。这些都对养生武术气功的创立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周易•颐卦》说颐,贞洁。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序卦传》云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这里的“观颐”,就是指观察武术气功养生之道。正如刘半农在《易说》中所指出的:“颐有龟象,内阴外阳,阳象用,阴象体,而初在下,象伏龟,伏龟者,灵龟也。龟能食气,食气者神明而寿,故称灵。”“自求实”,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解释为谓观其所以养生之术。”五禽戏等养生武术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产生的代表性功法。《周易•艮》云:“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这对如何修炼站桩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周易》强调了武术技击的灵活性原则。所谓易,即日月,象征阴阳,揭示阴阳循环交替之理,即变易、变化之理。用辩证法来看,《周易》就是研究世界变化运动发展规律的学说。《周易•丰卦》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这里认为,任何变通,都必须随阴阳变化而行。又云:“阴阳不测之谓神。” “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乎。”“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这种阴阳的变化必然充满于武术之中。因为武术是一种攻防技术,所以这种阴阳变化不仅表现为攻防双方由攻转为防,或由防转为攻,同时也表现于双方在这种转换中各自的每一个具体动作之中。这样的例子在武术中是不胜枚举的。如程宗猷在《耕余剩技》中说枪法亦不过二手持以阴阳,一仰一覆运用而已。”吴殳在《手臂录》中说:“练封闭时,两手阴阳互转,则机活而法圆。”他们以阴阳来描述动作,将阴阳之理用于武术,从而达到了技击时的高度灵活性。为此,武术家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也云:“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神而不滞……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人木得窥者谓之神……变化莫测,神化无穷。”这里所指的,就是习武要想克敌制胜,达到很高的技击水平,就必须深切地了解对抗时阴阳变化之道,使其变化莫测,以求达到“神”的境界。

《周易》强调了对武术技击的战机把握。《周易》在论述阴阳变化的时候,非常重视“时”。《乾•初九》说:“潜龙,勿用。”就是讲“隐潜待机,审时度势”。《乾•九四》说:“或跃在渊,无咎。”就是讲“把握时机”。《贲•彖传》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因时应变”。《象传》说:“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子,往吝穷也。”就是讲“知机而行”。《象传?艮卦》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周易》强调即使占卜也并非说事情必然吉或必然凶,在吉凶之间是可相互转换的。因为吉和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在吉凶之间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事情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因此,《周易》要求人们掌握好时机以避凶趋吉。所谓“变通者,趣时者也”,在阴阳变化的过程中能把握住“时”便能收到积极的效果。这个讲求如何掌握时机的思想在武术的技击理论中非常重要,因为对抗的双方在攻防交替、刚柔转换的过程中,决非随意而动,而是相机而行的。俞大猷在《剑经》中有这样的话全书总要只是乘他旧力略过,新力未发,八字耳,至妙至妙。”这八个字可以说是武术攻防战术的最基本原则,而这八个字说的正是一个“时”。在双方对抗的过程中,其中某一方使用一个方法,在其动作刚完成而尚不能改变姿势时,他正处于所谓“旧力略过,新力未发”的“零点”状态,这正是另一方进攻的最好时机;若一方进攻,也只有在其处于这种状态时,才更便于另一方躲过其进攻进行反攻,是变不利为有利的最好时机,所以说这是“至妙至妙”的“千古不发之秘”。要能适时而变,掌握好至妙的时机,而这个时机不能坐等,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出现时机或创造时机,继而利用时机。如果双方在对抗中都坐等时机而不动,相持不下,那也就无所谓变,无所谓攻防了。《系辞传》说以动者尚其变……动则观其变。”只有使对方动起来,才有破绽,才有时机,这样的例子很多。这对太极拳技击影响深矣。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这就是一种避其锋芒的应战技巧。“静”是等待最好的时机,“动”则是快速反击,慢了则错过发劲的良机。“静”最终要过渡到快速的“动”。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武术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表现为“合”字上。一是动作的“合”——动作讲究和谐、协调,是所谓“内外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跨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二是“人与自然的‘合’”——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顺乎自然,其运动也要服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以此来求得物我、内外的平衡,达到阴阳平和。三是与自然他物的“合”——师法自然的象形拳,从大自然中吸收营养,模拟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动作、姿态。那么在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相处,又是否和谐,是否领悟到了相处的智慧?

总之,武术寓意的智慧浩瀚无边,这简短的文字只是“沧海一粟”,但在此只为抛砖引玉:“在现代浮躁的社会中,我们要正确认识武术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