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传统文化 > 正文

王信浦老师:守护好传统文化根基,发展的万丈高楼便会根深蒂固

编者按:

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华民族精神根脉,是当今时代最重大的社会课题之一,因为它关乎的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状态和国之大者的精神风貌,是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强大动力。

文化强国,首先是强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包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绵延中创造出来的灿烂辉煌的文化精神财富。我们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润化、滋养功能,更好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民族精神根脉,优秀传统文化与治国理政关系极其紧密,治国理政离不开文化的影响力;在个人、家庭、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文化的影响力更是无处不在。

——王信浦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要保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前提是保护好文物、遗迹等载体。诸如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等等,都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尤其是城市街头巷尾的遗迹、遗址等等,堪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见证物。这就必须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从建筑风格、原生态保护、街名保护等方面做好规划与保护。

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当然,“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必须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敞开胸襟、面对未来,广泛借鉴吸收各国各民族思想文化的精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在厚人伦、移风俗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

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近年来,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等重点项目陆续实施,就有力地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向心力。“十四五”期间,要运用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载体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必须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淀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中华民族乃至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它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增强人们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使人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特征的文化遗产。它包括了这个民族或社会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道德、风俗习惯、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具体说来,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一是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物等方面的内容,它是这个民族或社会的根基,是这个民族或社会的文化基因。二是哲学文化。哲学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的哲学思想、哲学观念、哲学理论等方面内容,它是这个民族或社会的精神支柱,是这个民族或社会的思想基础。三是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音乐、舞蹈、戏曲等方面内容,它是这个民族或社会的文化瑰宝,是这个民族或社会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四是宗教文化。宗教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的宗教信仰、宗教仪式、宗教文化传承等方面内容,它是这个民族或社会的精神信仰,是这个民族或社会的道德规范。五是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的节日、婚丧嫁娶、饮食、服饰、礼仪等方面内容,它是这个民族或社会的生活方式,是这个民族或社会的文化习惯。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的文化根基和灵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的文化遗产和文化瑰宝,它与人民精神世界具有密切的联系。首先,传统文化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精神世界包括人的思想、信仰、道德、艺术、文化等方面内容,而传统文化涵盖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科技等方面内涵,它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传统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哲学,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启迪人们的思想和灵魂。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人生、社会和自然,从而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和灵魂。

传统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的价值观引领作用。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和人文素养,它能够引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正确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增强人们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尊师重道”“诚信”等思想,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它们的存在和传承,有助于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精髓,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对人的思想、信仰、道德等方面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

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思想境界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思想境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首先,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规范,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诚信”“孝敬”等,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修养。其次,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作品,如《论语》《庄子》《红楼梦》等,能够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再者,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如古代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以及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创意和想象,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最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增强人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的文化根基和灵魂,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能够增强人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情感体验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价值,对于人的情感体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认同。传统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作品、音乐、舞蹈等,如《论语》《离骚》、京剧、豫剧等,能够引发人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认同,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文化根源和文化认同。其次,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高人的情感表达和情感理解能力。传统文化中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以及传统的礼仪、风俗习惯等,能够培养人的情感表达和情感理解能力,让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再次,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高人的情感审美和情感体验能力。传统文化中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以及传统的园林、建筑等,能够提高人的情感审美和情感体验能力,让人们更好地欣赏和感受美的存在。最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人的情感升华和情感净化。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规范,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诚信”“孝敬”等,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和价值观,促进人的情感升华和情感净化。

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内容,能够对人的道德品质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首先,它倡导仁爱之心。优秀传统文化中普遍强调仁爱之心,即关爱他人、善待他人的心态。例如,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文化中的“仁”也是强调人际关系中的互爱、互敬和互助。这种仁爱之心的倡导,能够培养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其次,它崇尚正义。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正义的重要性。例如,中国古代的“义”观念就是一种强调正义、公正的道德观念。在传统文化中,正义是一种价值追求,它能够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帮助人们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最后,它重视孝道。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孝道,即尊重父母、敬老爱幼的传统价值观念。孝道的传承能够培养人们的家国情怀,增强人们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引导人们向善、向美、向好的方向发展,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行为规范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深邃的内涵能够对人的行为规范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首先,它倡导诚信守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诚信守信的价值观念,例如,我国古代有“以信为本”“言必信,行必果”等谚语。这种诚信守信的价值观念能够引导人们做人做事要讲信用,言出必行,行动果敢,从而提高人们的行为规范。其次,它弘扬勤劳节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勤劳节俭的价值观念,例如,孔子曾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种勤劳节俭的价值观念能够引导人们珍惜时间,节约资源,从而提高人们的行为规范。最后,它崇尚礼仪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注重礼仪文化的传承,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礼”观念就是一种强调社会交往中的文化规范。这种礼仪文化的传承能够引导人们遵循社会规范,注重社交礼仪,提高人们的行为规范。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引导人们遵循社会规范,珍惜时间、节约资源,讲究礼仪文化,从而提高人们的行为规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塑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它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精神世界注入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入手,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一方面,学校教育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场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历史、文学、语文等课程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学校还应开设书法、绘画、民乐等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另一方面,社会教育要加强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社会教育是人们在学校之外接受的教育,也是人们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社会教育要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承。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比如,针对青少年和学生,可以组织文化夏令营或者文化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针对中老年人群体,可以组织文化讲座或者文化课程,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还可以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注重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象征。一方面,我们要传承这些传统文化,保护古建筑、文物、传统手工艺等传统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另一方面,要通过文化展览、文化交流、文化论坛、文化节庆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影响力。同时,文化传承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在现代社会,文化传承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媒体、社会组织等多种途径,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让文化传承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才能够更好地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推动传统文化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首先,文化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化创新,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化中,创造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形态。

比如,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电影、音乐、美术等领域中,创造出更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将现代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中,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加时尚和现代的气息。其次,文化创新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文化创新,可以将中国的文化特色展现给世界,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比如,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国际流行文化中,让世界更加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将国际流行文化的元素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让中华文化更加与时俱进,更加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气息。

在推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注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保障。只有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才能够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之路。文化自觉是保持文化独立性的重要途径,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要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立性和特色,自觉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之路。

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可以发现,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具有深刻的影响。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挑战。我们要更加努力地推广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其中,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让更多人能够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共同努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文化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西方中心主义者看来,文化是不断进化的,西方文化属于进化序列中的先进文化,而非西方国家的文化则是阻碍现代化的落后文化,后者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在文化上实行西化。与之相对,20世纪一些学者主张抛弃西方中心论及其文化进化论,认为人类历史上不同民族创造的每一种文化类型都有其独特价值,各种文化之间不存在高下优劣之分,任何一种文化没有高于其他文化的存在权利。这种文化多元主义不仅没有真正破解"现代化=西方化"的神话,反而因其忽视了人类文明在总体上不断走向进步的规律和趋势,而陷入了文化相对主义。问题的关键在于,现代化的"内生"与"外缘"是否只能决然分属于先发国家与后发国家?进言之,后发国家是否只能宿命式地被先发国家牵着鼻子走而毫无主体选择能力?对于先发现代化国家而言,导引其走向现代化的因素是从其内部自然生长出来的,因而一般不存在完全割裂传统的问题。但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现代化的因素往往是从外部输入的(传导的),异质文明的强烈冲击则有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断裂。因此,落后国家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以及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就成为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一问题落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上,又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冲突一回应”论(China s response to the West),认为传统中国社会长期为一种巨大的惰性所牵绊,只有在西方侵略的强烈冲击下,中国才做出缓慢而迟钝的回应,逐渐由传统社会步入近现代社会,其代表人物是费正清。一种是“自然一内生”论,即认为如果没有外部力量的影响,中国也可以自然过渡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其代表是关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这两种观点把中国的现代化置人世界现代化的整体语境之中,澄明了部分史实,但前者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作静止和停滞之物,后者则试图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标准来阐释中国古代历史,都没有真正摆脱西方中心论的窠臼。

很显然,简单指认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化纯是负向的阻力,抑或纯是正向的动力,显然过于笼统。我们不妨把目光重新拉回到马克斯·韦伯关于东西方资本主义之产生与未产生的精神动因的探讨。韦伯从文化和社会比较视野出发,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东西方宗教对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影响。在他看来,西方之所以能够产生资本主义,在于基督教新教在变革过程中祛除非理性的巫术观念,形成了天职观念和禁欲主义伦理,使教徒产生了为荣耀上帝而勤奋工作和理性计算的精神。而中国尽管不乏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文化因素(如货币制度、行会的规模、吃苦耐劳精神等等),但没有促进近代资本主义的出现,原因在于儒教和道教的重要影响。具体来说,基督教新教主张“理性地改造世界”,其目的是“把调整的标准有计划地统一于上帝的意志",而儒教却主张"理性地适应世界",则是为了"维护各方面都完美无暇的善于处事的人的尊严”;道教教导人们与世隔绝,以获得启示和解脱,不仅没有扭转儒教伦理的缺陷,反而与系统性的世俗行为和理性化的科学思维水火不容。这些加上家产官僚制等因素,影响了职业化、专业化、理性化的营利训练和相关制度的孕育,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的产生。韦伯的宗教伦理比较视野,为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提供了启发,但显然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颠倒了。并且,他以西方新教伦理为标尺来评判中国宗教,无疑是一种“现代化=西方化”的西方中心论思维框架。

根据韦伯的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促进现代化的成分,但处于主流的儒教和道教却是理性化和现代化的阻力。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走了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这使人们开始重思"韦伯"问题,重新评估儒家文化在亚洲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时任新加坡总统李光耀甚至提出"亚洲价值观",认为正是区别于西方文化的儒家文化信仰和价值规范为亚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争论说明,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化究竟是阻力还是动力,不能仅在文化研究的视野里“兜圈子”,必须重新回到唯物史观。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形态演进(从传统到现代)的关键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互动,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历史变化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又使它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马克思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变化首先在经济基础层面发生,继而引起上层建筑层面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生产性的、技术性的因素属于快变因素,容易量度;而制度性、观念性层面的因素属于慢变因素,不容易量度。然而,观念意识并不会随着物质经济的变化亦步亦趋地、整体性地发生变化,其中诸多要素具有某种独立性和选择性。进言之,越是离物质技术层面越远,观念意识层面的内容就越具有独立性和自主选择性,它们可以渗透到人伦日用中或显或隐地发挥作用,也可以以超前的、超越的方式发挥作用,从而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中“生存”下来。由此,回到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上,现代化能否积极推进,关键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而这种变革也必然会从传统中创造性地选择与之适应的资源。反过来说,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资源也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自主适应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从而发挥正向功能。日本的现代化之所以能够快速成功,关键在于选择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同时通过“和魂洋才”的原则保存了传统文化,呈现出区别于西方的独特性。晚清时期,我们的现代化探索之所以都遭遇失败,关键在于小农社会的自然经济与君主专制的超经济权力形成的超稳定的巨型经济政治结构的阻碍(其中固然存在落后文化观念的影响,但显然不能把板子完全打到传统文化身上)。

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快速成功推进现代化,就在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利用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其一,在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创造性地利用和转化传统文化的概念、理念,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命题或基本原理,有利于形成本土化、大众化的理论成果,同时提升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毛泽东借用东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中的“实事求是”来表达辩证唯物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用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关系来阐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关系,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通过传统文化的大同思想来认识共产主义,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内政和外交方针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用“小康社会”这一传统文化概念,来描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介于温饱和富裕的阶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目标遵循。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政权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群众观,以及“胸怀天下”的国际观,等等,都是借助传统文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动体现。

其二,在促进物质生产发展方面。历史表明,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框架下,同样的文化通过选择性适应,会发挥不同的作用。我国素有勤俭节约、吃苦耐劳、遵守纪律等文化传统。在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生产条件下和超经济权力的剥削下,由于生产关系落后和劳动剩余几乎被完全剥夺,这种传统并不能有效发挥促进生产发展的功能,相反,生产大多只能维持在简单再生产的水平上,或者只能在土地上“内卷”。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由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确立,这种传统转变为奉献社会、奉献国家的集体主义精神,为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先后在农村和城市推行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了生产主体和市场主体的自主权,在市场机制和利益机制的共同作用下,这种传统又转变为活跃要素流动、推动生产发展的动力,推动了小康社会的建设。在新时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一传统必然转化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精神力量。

其三,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探索形成了关于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这些思想不仅为当代中国坚定制度自信提供了深厚滋养,而且在中国将自身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正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观念在当代的传承发展;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正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本理念的生动体现;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是对“德主刑辅、礼法合一”治理传统的现代转化;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是对“选贤与能,唯才是举"的人才制度传统的坚守:发挥巡视利剑在一体化推进不敢庸不能腐不想腐中的作用,正是"代天巡守、整肃纲纪"的当代体现。

其四,在破解现代性弊病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得到了极大发展。同时,由于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一条并联发展、自主赶超的道路,其中的“加速”“内卷”“时空压缩”效应比其他国家都更为明显。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问题,如发展起来后的“相对剥夺感”“相对贫困”问题,“后物质时代”的价值和意义失落的问题,特别是工具理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可忽视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破解现代性的弊病,以人的逻辑超越物的逻辑,以实践理性超越经济理性,使人的存在得到看护从而“是其所是”,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重要区别,也是建设更好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阴阳相生”“身心一如”“中庸和合”“知行合一”等哲学智慧,有利于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对于重建心灵秩序和价值秩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和实践表明,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初期的负面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随着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就理应发掘传统文化的正向功能,否则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正如罗荣渠指出,"反传统在现代化的启动阶段是完全必要的……但作为思想遗产的传统文化观决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加以抛弃……它本身就是现代化的必备要素"。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通过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萃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精髓,发挥其思想滋养、价值支撑的功能,使之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相适应相融通。借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承担起“旧邦新命”的历史使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王信浦老师,陕西石泉人。中国专业人才库高级建筑堪舆咨询师、高级易学文化传承师,高级心理咨询师,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主任,道士。江西三僚曾氏文辿公第38代后裔曾宪柏老先生入室弟子,民间火炬道实战法师,刀卦断暗物质脉派传人。

王信浦老师,自幼随父亲学习中医中草药,十九岁随舅父学习民间红白喜事民俗文化,通灵术,阴阳宅,周易,安葬超度,庙会安神,解灾术,预测术,道教科仪及各种民间玄术。

2002年度执出师后,又遍访名师,随阴坛学习因果承负,养生心理学,建筑堪舆设计;

2008年深受易学界领军人物李顺祥老师的实践学习之恩,成为李顺祥老师的弟子。多次参加秦伦诗老师,李顺祥老师和练力华老师,孙静老师的正规易学堪舆文化面授班学习;

2013年拜师于天师府正一罗字辈,玄武第十四代传人孙罗尚道长门下为徒,学习道家堪舆,养生,周易,道法符咒;

2015年在龙虎山天师府传度;

2009年皈依于全真刘会长道门,

2012年至今,时任石泉道教协会会长,安康市道协会副秘书长;

2015年任国际易学联合会易学应用研究会常务理事,

2016年任国际易学联合会易学应用研究会副秘书长;

2016年在安康市冠巾;

2019年任国际易学联合会易学应用研究会副会长;

2019年任中国鎏铜蚕文化研究院理事,鬼谷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2020年任安康市道协副秘书长兼安康道教志编委。

王信浦老师热衷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思他人之忧,仁爱谦和,助人为乐,知恩图报,热衷爱心公益,多次被政府部门表彰,常年担任多个企业公司及个人顾问,经久的磨砺与实践形成了一套正己化人,趋吉避凶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由于严谨治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使很多家庭和个人知命而为的走向辉煌,见证了无数阴通阳顺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