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传统文化 > 正文

俞信培老师:大六壬的来历和测算

作为易经风水文化的传承人和的研究者,俞信培老师始终在学习中国古代圣贤文化的基础上把中国易学继承好,发扬光大。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今天就由他给大家分享一下易学方面的知识。

俞老师认为:大六壬作为中国古老的三式预测绝学之一,与奇门遁甲、太乙神数并称,在中国传统术数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以占卜人事著称,凭借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精妙的测算方式,流传千年,吸引着无数人探索其中的奥秘。下面从六个方面对大六壬展开深入剖析。

一、多元起源传说

(一)九天玄女授法传说

传说中,大六壬起源于九天玄女授予轩辕黄帝。在远古时期,黄帝与蚩尤大战,蚩尤施展法术,迷雾弥漫,黄帝的军队迷失方向,陷入困境。关键时刻,九天玄女降临,授予黄帝大六壬之术。黄帝凭借此术,得以洞察天机,最终战胜蚩尤。这一传说赋予了大六壬神秘的色彩,使其从诞生之初就与神话紧密相连。不过,由于缺乏确凿的考古证据和更早的文献记载,这一说法至今仍未得到确切证实。

(二)上古巫卜文化溯源

从文化根源上看,大六壬可能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巫卜文化。在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自身命运充满未知与恐惧,于是通过占卜来寻求神灵的启示和指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原始的占卜方式逐渐发展演变,融入了天文、历法、阴阳五行等知识,最终形成了大六壬这一复杂而精妙的术数体系。例如,在一些出土的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发现了与占卜相关的记载,这些早期的占卜活动或许是大六壬的雏形。

二、历史发展脉络

(一)先秦至秦汉:萌芽初显

虽然大六壬在先秦时期的确切发展情况难以详考,但从《吴越春秋》《越绝书》中已出现大六壬相关内容来看,汉代以前大六壬术已存在。此时的大六壬处于萌芽阶段,其理论和方法可能相对简单,但已开始在社会中崭露头角,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魏晋南北朝:传承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命运的关注和对未来的迷茫促使术数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大六壬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传承和丰富,一些学者和术士开始对大六壬进行深入研究和整理,相关的理论和技法逐渐完善。虽然这一时期留存下来的大六壬著作较少,但从其他文献的零星记载中,可以推断出大六壬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三)唐宋:鼎盛繁荣

唐代是大六壬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稳定、文化繁荣,为大六壬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王建在《贫居》中写道 “近来身不健,时就六壬占”,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人们运用大六壬占卜的情景。徐道符所著的《大六壬心镜》,系统地阐述了大六壬的理论和应用方法,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之作。北宋时期,宋仁宗亲自为杨维德编撰的《景偌六壬神定经》作序,这不仅体现了统治者对大六壬的重视,也表明大六壬在当时已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喜爱。邵彦和的《断案》、徐次宾的《口鉴》等著作,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进一步丰富了大六壬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体系。

(四)元明清:持续演进

宋元改朝换代之际,祝泌撰写了《六壬大占》和《壬易会元》,对大六壬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大六壬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明代是中国数术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六壬类书籍层出不穷。郭载騋的《秘藏大六壬大全》内容丰富,涵盖了大六壬的各个方面;陈公献的《大六壬指南》以其独特的见解和实用的方法,备受后人推崇;尹希吉的《六壬捷录》则以简洁明了的方式,阐述了大六壬的要点和应用技巧。清代,大六壬专著愈发丰富,徐端华的《六壬直指》、张宏的《大六壬说约》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大六壬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五)近现代:传承与变革

民国时期,文人研究术数成为潮流,韦千里的《千里秘笈》、袁树珊的《大六壬探源》和徐养浩的《大六壬金铰剪》等著作相继诞生。这些著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对大六壬进行了新的解读和应用。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术数文化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大六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仍然在民间得到了传承和发展。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大六壬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学者和爱好者开始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整理,推动大六壬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变革。

三、命名深层内涵

(一)天干取壬之缘由

《六壬视斯》中提到,天干共有十个,而壬课独取壬,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壬寄在亥,亥属干宫,取《易》卦首干之义。干在《易经》中代表天、刚健、创始等,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壬寄于亥宫,继承了干的某些特质,使得大六壬在术数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二,壬乃阳水,天一生水,为数之始。在古代哲学中,水被视为万物之源,具有孕育生命和滋养万物的能力。壬作为阳水,象征着初始的力量和生机,体现了大六壬对宇宙起源和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二)“大” 字的意义

大六壬之所以称之为 “大”,不仅因为其与天地宇宙同用,更因为水在五行中具有生育之功,承载着厚重的德行。大六壬的理论体系庞大而复杂,涵盖了天文、地理、人事等多个方面,能够对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它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如同浩瀚宇宙般深邃,因此以 “大” 字来形容其博大精深。

四、与天文学的紧密关联

(一)天干地支与天文背景

古代使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其起源与天文学密切相关。周天二十八星宿由恒星组成,它们的相对位置稳定,对地球的影响也较为稳定。地球及其他太阳系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太阳系又相对于北极星在银河系中做螺旋运转,这就导致了日月五星运行时,天星之间的位置关系不断改变,进而对地球及地上万事万物产生不同的影响。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发现了这些天体运行规律与人类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于是将天干地支与天文现象相结合,用于占卜和预测。

(二)星宿与地支对应关系

古代将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例如,子宫对应女、虚、危三宿,丑宫对应斗、牛二宿等。这种对应关系并非随意设定,而是基于古人对天体运行和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重要来源,十二地支中藏有二十八天干,其意义也源于此。通过这种对应关系,大六壬将天文现象与人事吉凶联系起来,为占卜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天文周期与术数概念

日月五星重合在同一宫位的周期约为 180 年,即一个正元;若将重合位置细化到星宿的宿位,大约需要 540 年重合一次,即一个大元。这些天文周期在大六壬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们被用来解释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兴衰。例如,在大六壬的预测中,会根据不同的天文周期来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认为在不同的周期阶段,天地之间的气场和能量分布不同,从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五、测算方式详解

(一)注明占问信息

在进行大六壬测算时,首先要明确占问的时间以及具体预测事项。占问时间精确到时辰,时辰在大六壬中被称为占时,它是预测的关键因素之一。例如,晚上11点到1点为子时,不同的时辰对应着不同的天地气场和能量状态,对测算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同时,明确具体的预测事项也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确定月将和时辰

根据问事日期确定月将,月将是大六壬测算中的重要概念,它与节气密切相关。确定月将时,需依据节气进行判断,不同的月份对应着不同的月将。例如,2023年12月10日20:46分,对应的四柱是癸卯年,甲子月,壬寅日,庚戌时。12月10日农历为十月二十八,大雪节令在十月二十五,此时已到十一月节令,且未过冬至,所以不能换将。通过查询可知,十月(亥月)的月将为寅(功曹)。时辰的确定也至关重要,除了根据实际时间确定外,也可用活时抽签等方式确定时辰,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三)起天地盘

地盘是固定不变的,上面的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代表着时间和方位,它是大六壬测算的基础框架。而天盘则根据预测人事的时间,在地盘的基础上变化而来,是活动盘。起天盘的口诀是 “月将加占时,顺行十二辰”,即将月将加临地盘时辰之上,顺时针排十二神。如上述例子中,月将为寅,加戌时,将寅写在地盘戌上,然后顺时针排满十二宫,就形成了天盘。天地盘的相互作用,反映了宇宙间时空的变化和能量的流转。

(四)起四课

利用占测当天的天干地支、日干的宫位,结合天地盘,即可起出四课。四课是日干支同天地盘参演而成,体现了大六壬的阴阳观念。世间万物皆有两面性,大六壬中的四课也分阴阳,依次被称为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一般从右到左排列,又分为日上两课(干上阳神为第一课,干上阴神为第二课)和支上两课(支上阳神为第三课,支上阴神为第四课)。以壬寅日为例,根据十天干寄宫口诀 “辛戌壬亥是其真”,可知天干壬寄宫亥,找出地盘亥宫上显示的天盘地支为卯,所以第一课为卯壬;第二课根据第一课起,将第一课的干阳写在第二课下方,在地盘找卯宫,其天盘地支为未,所以第二课为未卯。同理,可起出地支 “寅” 的下两课,第三课为午寅,第四课为戌午。四课的起法严谨而复杂,它蕴含了事物的表象和内在本质,为后续的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取三传

在得到四课之后,通过九宗门的方法来取三传。九宗门包括贼克、比用、涉害、遥克、昴星、别责、八专、伏吟、返吟等九种方法,它们是大六壬测算的核心技巧。根据不同的课体情况,运用相应的方法来确定三传。例如,贼克法是指四课中,若有下克上的情况,先取克多者为初传;若无下克上,则看上克下,取克多者为初传。三传确定后,再结合各种神煞、六亲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推断出事情的发展趋势和结果。三传就如同事情发展的线索,通过对三传的解读,可以洞察事物的起因、经过和结局。

六、文化价值探讨

(一)哲学思想体现

大六壬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将宇宙万物分为阴阳两个方面,通过阴阳的相互作用和变化来解释事物的发展规律。同时,大六壬还融合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认为世间万物都处于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中。这种哲学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世界本质的深刻认识,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大六壬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大六壬的历史和理论,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为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资料。例如,从大六壬的相关著作中,可以了解到古代天文学、历法、数学等学科的发展水平,以及古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三)现代社会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大六壬作为一种传统文化遗产,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大六壬可以为帮助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给与指导方向。同时,大六壬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也可以启发人们的智慧,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大六壬作为中国传统术数文化的瑰宝,其起源神秘、历史悠久,独特的命名与天文学紧密相关,精妙的测算方式更是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俞老师呼吁:我们应积极地去认识和研究大六壬,传承和弘扬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

俞信培老师,易名:宏易,男,汉族,1948年出生,籍贯: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历任:中华易经协会浙江省分会副会长,中华易学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百强易学名师,国际周易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周易应用研究院高级策划预测师,国际风水高级顾问,中华金牌风水师,高级职业风水堪舆学家,中国易学联盟会员,中华著名起名高级策划师,全球择日冠军,职业命理学家,周易专家大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全球周易文化预测贡献大使,获全球易学十大名人奖。在当代易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力,已编入全球名人大典。

俞信培老师;1978年自学易经,酷爱中国传统文化,收集博览群书,对各派风水,梅花易数,八字命理,九格取名,周易预测均为研读,广交四方名师易友。

2005年入海南李洪成大师学六爻风水;

2006年赴湖北邵伟华易学研究服务中心进修命理,风水,取名学课;

2007年去北京刘广斌神师授读神数吉凶,及董易林大师的祖传杨公风水;

2008年立为香港黄立溪大师门生;

2020年荣耀入选为【周易名家百科人物】;

2021年荣获“互联网易学名师”荣誉称号;

2022年荣获“易学文化推广大使”荣誉称号。

2023年荣获“东方国学先锋人物”荣誉称号。

2024年荣获“当代国学名家”荣誉称号。

历经三十多年的易学钻研,实践逐步领会到名字吉凶建筑装潢风水磁场化解,总结出一种快速简捷的环境风水断测方法,走遍中华大江南北,给客户催财、助运、化解、解灾,调整阴阳宅之风水布局、预测准确率不断提高使企业复生兴旺,赢得顾客的信誉和崇拜。享有中国百强易学名师、中华金牌预测风水师等殊荣。电话:18057186312。